本Script功能提供瀏覽字級大小的變更,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項功能,也不影響你閱讀本網站資訊。
首頁   正體   簡體   English   網站導覽   護持捐款   課程報名
 
文字大小
官方帳號
 
 
 
 
訪客人數:9876657 位訪客
首頁 > 團體 > 靈鷲山國際青年團
《孩子這麼說》靈鷲山青年團歲末幹訓心得分享
日期Icon 2018-12-02




《孩子這麼說》靈鷲山青年團歲末幹訓心得分享
揚旭:把握每個當下 造就更好的自己

在過蜘蛛網關卡的時候,因為每個洞大小不同,而且每個洞只能用一次,碰到線的話就要重來,我因為比較高,負責殿後,先挑戰蜘蛛網的人都選擇比較困難的洞,把比較好過的洞留給我,為了達成共同的目標,會彼此為對方設想。

過程中,有人會幫忙加油,有人會把大腿、肩膀借出來讓夥伴踩,也有人會保護夥伴的頭、頸,每個人都參與其中。

晚上看電影《破風》,我覺得情節就跟團隊挑戰任務的狀況很像,主角雖然有自己的個性,但仍跟團隊是一體的,很積極、很樂觀,也很會激勵隊友,就像這次團隊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為了完成任務,也會互相遷就,為對方著想,大家都覺得電影是很理想化的,但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確做到互相支持、給予鼓勵,理想化的電影情節是可以真實存在的。

團體分享前,聞虛法師說一句話很觸動我,「今天只有一次,不會再來第二次」。以前我們常常說「把握當下」,聞虛法師的話讓我仔細地回想:「我是不是有認真保握每個當下,如果有,是不是就造就了更好的自己?」

另一件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事情,一位認識很久的夥伴,平常這種活動她是很少發言的,私底下聊天時,她回應的也都是簡短的字句,但那天她主動分享,而且嘗試多說一些,跟大家有更多連結,是她自己想做這樣的改變。


怡瑄:我願意跨出那一步 獲得的比我預期的多

前幾次的幹訓都是在室內,比較偏口條、台風的訓練,但這次有高低空偏向較多的戶外活動。我的運動神經不發達,加上恐高,但在伙伴鼓勵下,我拿出勇氣踏出那一步,挑戰自己。因為恐高,挑戰許願平台前,老師來跟我說,「整個流程不是爬上平台,往前跳,抓住橫桿,叫做完成。是你挑戰了自己的極限叫做完成。你可以沒有到最高點,但你不可以不去挑戰。」

「終於站在平台那一刻,我心想,我怎麼會在這個地方,我想過沿著桿子爬下去,或者讓他們直接把我放下來,但我又告訴自己,既然我可以確信自己是安全的,為什麼差一點點我不能突破?」因此我不但跨出去了,還碰到了橫桿,這讓我突然發現,原來跨出這一步,我能得到的比預期的還要多。

團體分享的時候,感謝我的夥伴紹安跟沛諺。在過蔓藤路時,其實感受到紹安的害怕,但他知道我比他更害怕,他選擇穩住自己,帶領著我走完全程,成為蔓藤路上的點燈手;玩「彈傳球遊戲」時,因為怕球加上運動神經也不太好,很怕拖累大家,過程中,身旁的沛諺一直正向鼓勵我、肯定我,我因為緊張挑戰任務失誤時,他也以同理心幫我說話。

聞虛法師說:「我們要當別人生命中的啦啦隊」。過去我想事情比較以自己為優先,但這次的幹訓看到夥伴對我的幫助、加油、鼓勵,也想到我是不是也能付出更多,當個有能力給予的人,成為別人生命裡的點燈手,這些都是我幹訓裡很大的獲得。

文、圖/張育寧
 
上一則   |   下一則
 
聯絡我們 版權聲明 合作提案 個資政策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PDF)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DOC)

Copyright © 2014 靈鷲山佛教教團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Ling Jiou Mountain Buddhist Society.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