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佑眾生 慈光步大地 靈鷲山第二屆觀音文化國際論壇 迴響熱烈
2019-09-29

靈鷲山 北台知名觀音道場
觀音菩薩是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學佛修行的學習對象,也是四眾弟子的精神信仰。靈鷲山無生道場,即在觀音成道日創建;2006年開始,每年進行21日大悲咒閉關、觀音百供;2012年起各講堂舉辦「百萬大悲咒共修」、「大悲觀音圓滿施食」,此外,舉辦「萬燈供佛大悲法會」及水陸空大法會,將觀音法門的修持功德普皆回向,祈願社會和諧、地球平安。
為接引更多人親近觀音,繼山上多羅觀音、十一面觀音、毗盧觀音後,去年聖山寺金佛殿再添「千手觀音彩銅雕像」與周圍108尊彩銅雕觀音像,象徵著對眾生永恆的守護。
辦論壇 傳播觀音慈悲精神
心道法師說,百八觀音、千手觀音是從一幅畫開始,前後歷經10年的尋找、探索、研究、設計才完成,獲得日本、尼泊爾、台灣善緣,共同成就百八觀音的神聖,感恩善信大德的虔誠、用心。
「靈鷲山全球百八觀音文化總會」指導法師釋廣純法師表示,辦論壇是為了開啟每個人內在自性的觀音,找回本來的面目,結合宗教信仰、學術文化、慈善教育、朝聖觀光,連結有志與觀音同行的各界善信,傳播觀音的慈悲精神到全球各地,也期盼喚起人們珍惜生命,重視生態倫理,加入愛地球運動。
新面貌 結合藝術文化科技
今年新北市政府指導續辦第二屆論壇,新北市長侯友宜歡迎各地學者專家蒞臨。他說,只要內心有觀音,每個人都是觀音的化身,他會秉持觀音精神實踐慈悲,用心投入市政,照顧市民過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2天論壇,進行9場專題演講與2場綜合座談,不論是貫古通今、多元樣貌的觀音文本;或《華嚴經》中的觀音菩薩、漢傳佛教的觀音信仰;曼陀羅圖像的繪製,到當代AI科技藝術的觀音信仰新面貌,讓大眾從文獻、歷史、藝術、科技面向認識觀音。
明年將移師日本名古屋舉辦第三屆論壇,「靈鷲山全球百八觀音文化總會」會長陳國寧將會旗交給下屆承辦單位、也是副會長的日本曹洞宗德林寺住持高岡秀暢法師,開啟萬世慈悲的百八觀音全球化之路。
文/王蘭英
圖/文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