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7
教育
讀給您聽

海外第一站!弄曼沙彌學院推廣六項生活原則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推廣靈性生態理念不輟,全球靈鷲人為地球的未來齊心努力,靈鷲山積極推動六項生活原則:一心、二愛、三好、四給、五德、六度,以人為本,人以心為念,是宗風「慈悲與禪」的實踐,也是推廣靈性生態的基礎。緬甸弄曼沙彌學院為培育僧伽人才的搖籃,克服疫情延燒、政治不安等種種因素,近期舉辦比丘及老師的六項生活原則線上課程,未來並將其規劃入沙彌的長程教育。

六項生活原則精神與佛教本質相通

緬甸弄曼沙彌學院執事法師恆明法師提到,六項生活原則在靈鷲山已推廣多年,全球環保意識抬頭,靈性生態的理念愈來愈為人們理解及認同,六項生活原則是靈性生態的基礎,雖然緬甸目前因種種緣由造成教學上的困難,但沙彌的教育不能等,在熱心教育顧問及老師們的協助下,近期先以比丘及老師為對象,透過營隊的方式,以對話的、開放的教學方式,教授六項生活原則課程,也期盼比丘及老師們在了解六項生活原則的真諦後,扮演種子、先鋒的角色,讓沙彌能確實理解六項生活原則從而實踐。

恆明法師表示,六項生活原則的精神與佛教的本質是相通的,如:一心,涅槃妙心,是南傳佛教追求成就最終的目標,二愛,愛地球愛和平亦是佛家眾生平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的體現,而三好、四給、五德、六度等無一不是佛教徒在生活上、待人接物時謹守的原則。心道法師在推動沙彌教育時一直希望能做到內羅漢(證悟解脫),外菩薩(慈悲度眾)。沙彌學院也會以其核心精神制定校訓,並訂定校規、生活守則,讓沙彌們將六項生活原則具體實踐在生活中。

弄曼沙彌學院目前已透過各種方式在生活中實踐六項生活原則,如:利用每日一分禪的時間讓沙彌體會涅槃妙心、從深呼吸後體會什麼是真正的寧靜;上中文課時老師們也會灌輸沙彌們愛地球的觀念。而隨沙彌年齡漸長,會把「地球如今面臨什麼樣的危機?」、「我們可以做什麼?」等議題陸續安排到課程中。也曾讓沙彌自己動手做手工肥皂,讓地球資源循環再利用。弄曼沙彌學院更通過垃圾分類回收辦法,實施成效良好的班級將给予獎勵,未能配合者,則實施再教育。

認同靈性生態理念 推動創新教學是挑戰

緬甸有其固有的風俗民情,在推廣六項生活原則及心道法師理念時,也經歷過不同文化、理念彼此理解、磨合的時期,恆明法師秉持有願就有力的信念,並在各界熱心人士協助下,克服重重難關,讓六項生活原則在弄曼沙彌學院推度動愈來愈成熟。

法師也提到,緬甸是個多種族的國家,在弄曼山區,佛教接受多種信仰的存在,萬物有靈,生命平等,這些概念本就被緬甸人認同,這也是許多少數民族的宗教特色,像美國印地安人、台灣原住民等也相信萬物有靈。心道法師強調的靈性生態,以萬物為本,而非從人類的立場出發,尊重生態的理念與緬甸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一致,無須費力闡述,比較大的挑戰反而是教學方式的改革,藉由這次線上課程有機會接觸開放、對話式的教學方式,彼此激盪火花,比丘跟老師們課堂中互動熱情。

這次課程中教學顧問劉天智老師以小組開放討論的方式,帶領大家感受什麼是「開放式」的教學,在恆明法師結束講解六項生活原則課程後,老師引導他們閉眼思索,並回答自己4個問題,「六項生活原則中每個項目1到10分自己做到幾分?爲什麼是這分數?剩下的分數代表什麼?可以做些甚麼?」讓學員不只是單向的接收課程,進而與自己的內心對話,並且反思有些事是自己做不到還是不願做,刺激個人展開具體行動。

課程迴響熱烈,也在討論過程中看到緬甸文化的有趣之處!因為追求涅槃是緬甸文化中很引以為傲、很熱衷的一部分,因此即便老師積極引導學員就一心、二愛、三好、四給等議題做個別討論,學員們還是聚焦在涅槃妙心,恆明法師說,看到這樣的文化差異,也讓他在規畫課程時能更深思如何做適切的引導。

法師最後提到,教育是百年大計,並非一蹴可幾,想讓遠在緬甸弄曼的沙彌們完整領受心道法師的法教,必須按部就班,弄曼沙彌學院的比丘及老師們是第一線接觸到沙彌的人,由於疫情的關係,他們現在扮演的角色更重要,未來沙彌學院將不定期舉辦教學營隊,將六項生活原則逐步深植到比丘及老師的心中,讓沙彌們在認同及實踐的過程中,建立價值觀,當人們建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內心就會有一把尺,行事能自我監督約束,這就是教育的真諦。

靈鷲山是觀音善種子的組織,弄曼沙彌是靈鷲山向世界弘傳佛法,推廣靈性生態理念的先鋒,變動的世代,更顯出不變的堅持,即便有疫情等重重阻礙,在眾志成城的努力下,心道法師的志業以多元的面貌廣布世界!

文/張育寧
圖/文獻中心、弄曼沙彌學院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