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頁 > 法會 >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
|
|
|
要改業,就要懺悔、行善──心道法語
《水懺》自從形成以後,對後代中國佛徒影響非常大,成為現代佛教最普及的懺法。水懺是懺悔心念,化解累世業障最迅速的法門之一,當下領會、現世即可得利益。凡求身體健康、事業順利、家庭和諧、消災解厄、增長智慧等願,皆可參加「慈悲三昧水懺法會」,至誠禮懺,必可獲得不可思議之感應!
禮懺功德利益: (一)消除累世冤業 (二)病痛消除 (三)增長福慧 (四)破無明障 (五)亡靈超升 (六)消災解厄
慈悲三昧水懺的由來
相傳三昧水懺是作者知玄的親身故事。知玄,唐懿宗時封為悟達國師,四川湄洲人,俗性陳,七歲出家,十四歲時即為皇帝、大臣、文武百官一萬人等講解涅槃經,人稱「陳菩薩」。
知玄年少在長安掛單,遇一病僧迦諾迦尊者,身瘡臭穢,人皆嫌惡,但知玄愍他病苦嘗為照護,後僧病癒,感念知玄說,未來有難臨身,不妨到四川彭州九隴山有兩棵大松樹為標誌的地方來找我,會設法解難,在唐武宗會昌法難之後,佛教遭遇空前浩劫,至唐懿宗極欲振興佛教,遂迎請知玄與外道眾徒辯論再興佛法,知玄因此名振一時,成為佛教領袖。
咸通十年(西元八六九年),懿宗皇帝親臨安國寺,賜講經寶座,座高二丈,以壇香材金絲鑲龍鳳紋,旁設磴道,並封為悟達國師。當國師升堂講經時,一念驕慢心起,後於左膝蓋生出一人面瘡,眉目依稀,有口有齒,餵養如人。知玄痛苦萬狀,天下名醫皆束手。突憶起當年病僧臨語,於是前往西蜀入九隴山去尋找。果有兩並立的松樹,僧候立門前,翌晨,僧命童引至巖畔清泉,欲以泉洗瘡,剛欲洗,不料人面瘡竟出聲開口說言西漢史事,往昔袁盎誣陷晁錯的冤業,自道往昔的袁盎就是國師前世,晁錯含冤趁隙報復即人面瘡本身,國師驚駭不已,連忙掬水來洗一時痛入骨髓,暈絕在地不省人事,復甦後覺得左腿已安然無恙,人面瘡已不知去向。
由此遂明白聖賢渾跡世間,不是凡情所可以測度的,國師欲回寺禮謝尊者,但金碧輝煌的崇樓寶殿,已杳無蹤影。悟達國師因蒙迦諾迦尊者垂慈,為他化解多生宿冤,為報答此特殊廣大恩德,如經云:「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有報恩者。」乃為後人啟懺悔(智慧)法門,所以著此「慈悲三昧水懺」文,意取尊者以三昧水洗人面瘡,解積世冤業的緣故。國師於西元八八三年圓寂,為五百羅漢之一。
《慈悲三昧水懺》共三卷,係依宗密《圓覺經修證儀著錄》而成。本懺以淨除三障為因,作祖成佛為果。主旨在解冤釋結,消除往昔罪惡,回向無上菩提。時至今日懺悔法尚在漢地流通,造福無邊。
|
|
|
最近檢閱日期
:2007-06-22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