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頁 > 朝聖 > 朝聖 > 朝聖系列故事 |
|
|
紅寶石
|
 |
2015-04-14
|
‧緬甸 |
|
|
|
來緬甸之前,只看過一部關於緬甸的電影——1958年日本攝製的《緬甸的豎琴》。電影中,僧人在田野上撿到了一顆紅寶石。2015年1月18日,將為一國際NGO組織緬甸專案工作的我乘飛機降落在緬甸仰光機場,即便完全不懂緬語,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紅寶石嗎?
黃昏,沿著U WIZARA路慢慢走回大金塔,這是一條以二十年代的一位絕食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僧人名字命名的美麗道路。經過一片巨大的荒地時,一輪美麗的夕陽下,緬甸的孩子們在飛揚的塵土中踢著足球,一群山羊在四周翻垃圾吃。不遠處豎著一個巨大的看板,上面畫著連少年都算不上的小男孩脫下軍裝回到父母的懷抱,這種抵制童兵的宣傳畫在緬甸公路邊不時可見。絕大多數用手機或IPAD隨處輕鬆上網評論的人一定無法想像,這個世界上還有地方孩子一個月的生活費是60元人民幣,而戰事頻繁的山區還在強拉8~9歲小男孩當兵,他們拿著槍時,人還沒槍高。
但同時,大量緬甸孤兒或貧童能在這樣的環境下找到安全的庇護所,因為這個國家深厚的佛教文化傳統,不論城鄉,許多寺院都會收養幼童,將他們剃度為小沙彌或小八戒女,撫養到20歲,再任他們自由決定是否還俗。出家人在這個國家不僅是文化教育的傑出代表,也是公共慈善的承擔者。
在靈鷲山法成就寺法師的引薦下,我很榮幸地見到了仰光巴厘佛教大學的三位講師。當我按照本地禮節跪坐在一位來自鄉村的比丘講師面前時,年輕的他看著我的眼睛溫和地說:「為什麼在你的國家會覺得出家是消極避世、違逆父母呢?在緬甸的鄉下,如果一位母親的兒子成為一個優秀的比丘,村民將無比尊敬她,連她的影子都不敢踩到——因為她將自己的孩子奉獻給了眾生。」
仰光大金塔的尖頂上,掛著3,154枚黃金鈴鐺,鑲嵌著79,569枚鑽石和各類寶石,不過我似乎在這個國家慢慢看到比它們更漂亮的珍寶。
|
|
上一則   |   下一則
|
|
|
|
最近檢閱日期
:2007-06-22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