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功能提供瀏覽字級大小的變更,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項功能,也不影響你閱讀本網站資訊。
首頁   正體   簡體   English   網站導覽   護持捐款   課程報名
 
文字大小
官方帳號
 
 
 
 
訪客人數:9858108 位訪客
首頁 > 教育 > 佛陀法教
轉寄好友 (另開新視窗) 友善列印 (另開新視窗)
《心經》上
日期Icon 2018-08-10 ‧經典小講堂




《心經》上
一、

在佛教三藏十二部為數近萬卷的經典中,字數最少的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經》共有11種華文譯本,至少72種註疏。其中唐三藏玄奘法師譯的《心經》傳佈最廣;在臺灣,凡以佛教禮儀進行送終法事,大都誦讀《心經》;法師誦讀時也發給禮堂中的哀家親友人手一冊,讓諸多善男信女隨著法師誦讀。

《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全文如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二、

只要讀畢國中,大概《心經》的每一個字都讀得出來,可是能夠充分瞭解每一字、每一句的精義的人,恐怕寥寥無幾;其中包括筆者我。因此我很認真地在2017年研讀于凌波居士所著《般若心經蠡解》。該書由佛教慈濟文化服務中心普門文庫贈經會於民國77年初版。非賣品。

于凌波是中國洛陽人,軍醫學校畢業。來臺後曾任糖廠醫務部門主管。民國49年被共同經營出版社的伙伴欺騙,損失不貲,精神為之沮喪。恰於此時獲贈梁啟超寫的小冊子《佛教與群治的關係》因而與佛教結緣。民國50年皈依懺雲法師。民國75年用了半年時間全心投入《心經》研究,完成約六萬字的蠡解。

三、

于凌波居士蠡解《心經》,採逐字逐句法。比如《心經》全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他逐一解析何謂「般若」?何謂「波羅蜜」、「多」?然後何謂「心」?接著的一句「觀自在菩薩」,何謂「觀自在」?何謂「菩薩」?然後何謂「觀自在菩薩」?

佛經原典都是梵文,華文本是從梵文本翻譯而來,翻譯時有的音譯,有的意譯。于凌波居士不厭其煩,引經據典,左對右照,所以他才必須用六萬字去解析兩百六十字。

佛學是哲學,哲學文字無法快讀,在忙碌的工商業社會很不討好。佛教是宗教,對宗教有成見的人也不少。筆者因此認定:讓大家願意把拙文看完,而且看完之後能說:「喔!原來《心經》是這個意思,很好!很好!我懂!我懂!」然後願意自己把良心洗刷一番,大家就算功德圓滿。

文/吳豐山(本文轉載自有緣人第261期)
 
上一則   |   下一則
 
聯絡我們 版權聲明 合作提案 個資政策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PDF)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DOC)

Copyright © 2014 靈鷲山佛教教團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Ling Jiou Mountain Buddhist Society.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