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期:2006年2月~2007年2月
地點:無生道場清涼軒
‧完整呈現心道法師修行歷程暨各期修行資具
從佛陀時代到今天,閉關實修,是行者終生貫徹的功課。短褂、念珠、咒語、百花丸,當年,每一物件都是監誓決信,相伴心道法師十多年的頭陀苦行與閉關。如今,因師父閉關緣起,於無生道場清涼軒展出聖物,為期一年。
這些物件直接教導弟子如何踏實修行,如何解脫煩惱無邊的四大五欲,如何超越輪迴過患的世間百態,示範心法相合、遠離言說,具足教導善行的功德。睹物遙想當時修行生活的清苦,也憶持師父的悲心與願行。
‧念珠 |
 |
這串心道法師自一九六三年起使用的菩提子念珠,隨身陪伴心道法師從礁溪寂光寺到福隆,持誦〈大悲咒〉為主。〈大悲咒〉是至今心道法師仍發願日持不曾間斷的道業。從年少時初聞觀世音菩薩聖號,悲欣交集、深深感應,心道法師便發心開始茹素修行。自觀音菩薩法門入門,從〈普門品〉、〈大悲咒〉等日誦起,自此而後,不斷精進。
|
‧鬍鬚 |
 |
心道法師在龍潭寂光寺獨修時開始蓄鬍。當年出於宜蘭老弟子莊潤興老居士的提議,認為年輕的心道法師稍蓄鬍髭,能更添威儀。(莊潤興居士以建築為業、雜學甚廣,一九八○年與師父結緣,對道場護持甚勤。)直到一九九四年,心道法師赴緬甸仰光,從國師烏郭達剌尊者受阿羅漢戒,行前才剃去蓄了十餘年的鬍鬚。
|
‧短褂 |
 |
這是心道法師在宜蘭獨修到福隆閉關期間長期穿著的一件短褂。據弟子道明法師回憶,心道法師於靈鷲山法華洞斷食期間,身發戒香,氣息如蘭,虻蚊不近,即使是炎炎夏日,師父長年數月不換洗的衣物,洗滌時仍不見污垢,香淨如新。
|
‧座墊 |
 |
約一九七六年之後,心道法師於莿仔崙骨塔禪修時所使用。骨塔潮冷濕氣極重,又因修苦行,心道法師身行相當瘦削,形銷骨立;當時宜蘭護持弟子親手為心道法師勾製這樣一件墊被,心道法師將之折疊成方形座墊,每日禪坐其上,實為禪修的善助緣。
|
‧金縷衣 |
 |
當年,心道法師獨自在宜蘭莿仔崙靈骨塔及礁溪龍潭湖畔如幻山房墳區苦行,形單影隻、孑然一身,怎麼會有「金縷衣」呢?原來是蘇澳弟子阿守姑(黃邱阿卻)的愛心。家中經營帆布行的阿守姑,不忍心道法師風吹雨打、烈陽曝曬,於是製成金色帆布披風一件,供養心道法師。自此,這件心道法師常常暱稱為「金縷衣」的披風,是當時的修行至寶,陪伴心道法師度過數載風雨寒暑、露天不倒單的苦修歲月。
|
‧百花丸 |
 |
一九八三年中,心道法師開始為期兩年的斷食閉關。閉關期間,一日僅食九粒百花丸與約300c.c.的大悲水。
百花丸如何煉製而成?首先要在清淨之地取花,慎選肉厚蜜多無毒之花,第二,每採一朵花,唸一句六字大明咒。花蔭乾之後,打成粉、搓成丸,再持咒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服用。當時由護持弟子莊子和及張漢添,這兩位當年心道法師口中的「黑白護法」,為心道法師採花製丸,春季多摘取杜鵑花,夏季採一種生於河床上的白花。
|
‧閉關供杯 |
 |
民國七十三至七十四年斷食期間,心道法師於法華洞就地取材,以石板當供桌,用木頭寫上四大天王,設香案以七粒米清水供奉,兩年後供杯水米如新,感應道交。
|
‧選佛場與金剛座 |
 |
民國七十三至七十四年,心道法師於法華洞就地以「石板」為座具斷食閉關;出關後,心道法師帶領徒眾開山演教,每年四季內眾大閉關,初以「草棚」作禪堂,「水泥模板」敷地為座墊,八十五年後,草棚毀於賀伯颱風,始興建現今的聞喜堂。
靈鷲山的聖山大禪堂計畫一直在陸續規劃中,期待能成就無數佛子的道業。
|
‧吉祥草 |
 |
二千五百年前,世尊佛陀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樹金剛座上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當年以「吉祥草」鋪成金剛座,「吉祥草」因此成為後世佛子紀念佛成就一大事因緣的紀念象徵物。
民國八十一年開始,心道法師亦以芒草蘆花搭建草棚作「選佛場」禪堂,帶領僧眾四季閉關,直至目前不曾間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