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功能提供瀏覽字級大小的變更,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項功能,也不影響你閱讀本網站資訊。
首頁   正體   簡體   English   網站導覽   護持捐款   課程報名
 
文字大小
官方帳號
 
 
 
 
訪客人數:
10701638 位訪客
首頁 > 法訊 > 廣角鏡
轉寄好友 (另開新視窗) 友善列印 (另開新視窗)
萬年一念聽沒有
日期Icon 2019-03-11 ‧2019




聽沒有,那麼,請問那是「沒有在聽」,還是「沒有了聽」?

我初次聽到「聽沒有」這個說法,可溯自2007年,靈鷲山的心道法師長年閉關後出關,邀請藝文界上山與心道法師見面。路上就有人跟我說,要有心理準備,禪師有將近兩年在禪定間斷盡言語和文字,也許講話會慢一些。我想,講話當然就是文字用語的選擇,要我兩年不碰語言文字,還實在頗難想像。

我準備了一些關於禪3、禪21等實務的問題,問題拋出去後就在律心堂的空氣間凍結,久久後,只見留著鬍子的心道法師娓娓說道:「我聆聽……聽沒有。」

聽沒有,就是「寂靜修」,這個聽的念一直延續在無盡的時空,但所聽的對象卻是寂靜,最後,不管過了多久,所有身口意就只剩下這個念,然後「念」也終會沒有了。

美國音樂家約翰.凱吉那首膾炙人口的《4'33"》,當聽眾從不知所措到能夠靜下來,一同聆聽音樂家為我們所譜寫的「沉默」,聽覺定下來,心就定下來。不知有沒有人請教過約翰.凱吉,他覺得這沉默的4分33秒能夠延續到多久?

佛陀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可能回答:一萬年。

在《楞嚴經》中,當佛陀問到菩薩大德如何得悟時,摩訶迦葉回答:「我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於滅盡,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摩訶迦葉是佛陀弟子中的苦行第一,原來是一個伺火的外道,專門修煉火的工夫。佛陀看他年紀很老,還是照樣行頭陀行,於是深深讚歎他:「頭陀第一。」佛陀給摩訶迦葉的鍛鍊課就是,從「聽沒有」開始,最後「沒有聽」,沒有了所有的聽覺的意識。滅盡定,就是滅盡第六意識,不起分別心,又叫「滅受想定。」

其實,我覺得世間的頭陀,都有些修受想定的功夫。「頭陀」,為梵語dhūta的音譯,意譯為抖擻、修治、棄除等,即抖擻煩惱、捨棄煩惱,捨棄衣、食、住的貪著,過著最簡單的生活;所以,又稱為頭陀行、頭陀事、頭陀功德。

那次,從靈鷲山下來,繞過東北角,撲向紅塵人間,司機說:「天色暗了,但你們聽見海的聲音嗎?」佛法的玄機無處不在,海明明就在旁邊洶湧吐納,但我們往往視而不見。迴響著心道法師的聲音,我說:「我在聽,聽沒有。」

文/呂政達(本文轉載自有緣人第267期)
 
上一則   |   下一則
 
聯絡我們 版權聲明 合作提案 個資政策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PDF)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DOC)

Copyright © 2014 靈鷲山佛教教團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Ling Jiou Mountain Buddhist Society.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