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功能提供瀏覽字級大小的變更,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項功能,也不影響你閱讀本網站資訊。
首頁   正體   簡體   English   網站導覽   護持捐款   課程報名
 
文字大小
官方帳號
 
 
 
 
訪客人數:
10691651 位訪客
首頁 > 交流 > 回佛對談
轉寄好友 (另開新視窗) 友善列印 (另開新視窗)
回佛對談系列第十場「邁向地球家」:回佛對談 普世人權宣言六十周年紀念
日期Icon 2008-09-03




時間:2008.9.3~2008/9/4
地點: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

理解與合作 靈性復興將是一帖良藥

「邁向地球家:第十屆回佛對談」國際會議九月三日、四日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登場,開幕致詞由主辦單位代表菲律賓駐聯合國使節團(the Philippine Mission to U.N)常駐大使(Permanent Representative)賀賴瑞(Hilario Davide)與GFLP(Global Family for Love and Peace)國際NGO組織創辦人心道法師,以及聯合國大學紐約總部辦事處主任金馬克(Jean-Marc Coicau)等人。為期兩天的議程裡,三場座談會分別以「和平與人權」、「貧窮與社會不平等」、「生態療癒與地球權利」為主題,邀請了十八位國際佛教、伊斯蘭教的宗教領袖、學者專家與會,同時又吸引了許多在聯合國工作的人員一起與會。

開幕式由「千禧年世界和平宗教高峰會議」秘書長巴瓦金(Bawa Jain)擔任主持人,巴瓦金特別感恩心道法師,「沒有他,回佛對談辦不起來。」七年前,在九一一的陰影之下,第一次回佛對談在紐約展開,這是世界首次以「在地主題」、系列性跨國、跨城市巡迴的「回佛對談」,因為牽涉多元文化的對話與理解,這個會議也逐漸在宗教界、國際學界引起廣泛關注與討論,目前已經歷九大城市舉行,其中紐約是第二度舉行。巴瓦金也繼主持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第一屆回佛對談後,再度擔綱第十屆的開幕主持棒,而這次的地點是高舉人類和平夢想指標的聯合國總部,時間正值二○○八年「普世人權宣言」六十週年紀念,奇妙的因緣流轉,讓這次大會受到與會者高度重視,並呈現誠摯密切的互動靈感。

宗教界應積極扮演引導和平角色 轉換衝突

主辦單位之一的菲律賓駐聯合國大使賀賴瑞(Hilario Davide)在開幕致詞中說:亞洲有十億的穆斯林人口,還有很多佛教徒,兩個宗教占了全球約三分之一人口,所以回教、佛教的合作對世界和平是非常重要的力量,賀賴瑞大使說:「所有宗教的人們都是尋求正義和諧的,地球家的目標就是建立和諧和平的家庭,菲律賓大使團很高興推動這樣的會議,主要是促進地球的合作,也希望菲國可以跟其他國家建立更好的友誼關係。」

心道法師在開幕致詞中也提到:「2002年,我們在紐約召開第一場的回佛對談,那是在911事件次年,很多媒體報導讓回教世界備受壓力,回教真的是這樣嗎?問題在哪裡?和平如何達到?我們就希望促進溝通與理解,打破隔閡、化解誤會,嘗試建立跨宗教對話的機制。」心道法師表示,佛教的平等與包容,可以搭起跨宗教對話的橋樑,事實上如何讓地球家更平安、更和平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宗教界更應該扮演積極引導和平的角色,以促進衝突解決之道。

誠懇與愛心是國際對話的立基 轉化各種難題

三日上午第一場關於「和平與人權」的對談在各宗教代表分別帶領一段祝禱後展開,心道法師以長期從事「GFLP」國際和平慈善等經驗,指出當今「人權問題」往往愈處理愈棘手,如果能以「人道關懷」為切入點,可消除對立性;對於備受關注的佛教女權問題,心道法師也指出「釋迦佛被視為人間苦難的醫生,戒律對比丘、比丘尼開得藥方不一樣,人權不是宗教的切入點,每個生命有他個別的條件組合去看待,戒律是佛陀的處方……。」

這場回佛對談,在三日下午二點半於聯合國對街的知名的千禧年飯店(Millennium Hotel)還舉辦了一場紐約宗教聯合記者會,心道法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世界很多問題都要透過對話,對話要有友誼為基礎,從『聆聽與理解』開始,才能消除隔閡性、對立性,建立共識,發展合作,像四川地震、緬甸風災、南亞海嘯,都是需要國際合作才有辦法的,我們身在一個『地球家庭』中,只有共存共榮、互濟共生,地球才能永續,世界和平才有可能。」顯見「對話」的重要性,誠懇與愛心是無障礙的保證,越是資訊充斥的時代,宗教超越的精神定能幫助世界各種疑難雜症找到轉換的關鍵。

從個人心靈和平展開入世關懷 串連世界的美好

記者會結束後,大家回到聯合國總部繼續第二場座談,討論「貧窮與社會不平等」的議題。美國伊斯蘭最高理事會創辦人暨主席,也是全世界五百萬穆斯林的導師喀巴尼(Shayk Kabbani)提出可蘭經對「貧窮」的理解是「人為的、非自然的,是不平衡、不公義所造成……」,真主指示「人必須分享三件事:水、土地、資源,而現實好像不是如此,這是世界問題所在……人的尊嚴與財富、權力無關,貧窮不應被視為墮落,我們不能看不起貧窮的人,真主把世界信託給人類,財富是禮物,應以平衡公義之原則為人間享用。」對於當今世界每年有一千一百萬名五歲兒童因貧窮而死亡,更有七億九千一百萬的赤貧者,因此與會學者紛紛指出「貧窮問題」代表「漠不關心」,大家也認為,當代的貧窮是因為自然資源濫用而導致的缺乏,二十世紀的貧窮是消費文化的結果,不限於亞洲和非洲,這些國家現在面對的是整體貧窮的結果,人類應該負起責任。心道法師則回應「關於公平與平等」說,「華嚴經說一即一切,每一個生命站在自己的立場,美好的世界在於連結,整體上則呈現為富裕…」法師表示全球化時代,若大家都能盡其所能呈現自己的關懷奉獻,再串連起來,就是整體世界的美好莊嚴。

四日上午,第三場座談會則探討「生態療癒與地球權利」,由泰國曼谷易三倉大學哲學宗教研究所,宗教系主任尤塞夫教授(Dr. Imtiyaz Yussuf)的一段研究分享開始,引起廣泛的討論,尤塞夫教授講到東南亞存在的生態危機與複雜的宗教衝突問題,尤塞夫教授說:「伊斯蘭的態度要對非伊斯蘭世界有更多連結,可蘭經認為不能傷害萬物結構,要保持人與自然的平衡,必須依據真主的意思善加保護……我們必須用宗教合作的力量,對沈迷物質的非宗教的人進行影響。」尤塞夫教授還提出舉證「真主把佛陀也視為先知……」因為牽涉到跨宗教真理理解的困難,成為這次回佛對談中,引起現場所有學者最多討論的重要觀點之一,最後由心道法師分享:「為什麼會在今天回佛對話裡談論呢?因為它已經威脅到整個人類的生存與地球的永續。而宗教對人類欲求的超越性,將是一帖可能的良藥,從療癒人類的心靈到療癒地球生態的創傷。」

會議在四日中午圓滿閉幕,隆重結束第十屆的「回佛對談」,由心道法師致贈紀念品給予與會貴賓,與會者也熱忱期待下屆重點是不是能更促進共識及合作的實質性,大家互道珍惜再會,同時,菲律賓大使葛坦(Gatan)也預告明年五月菲國將於馬尼拉舉辦一場跨宗教國際對話會議,並正式邀約GFLP組織及心道法師與會,預計將有一百八十多個國家與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聯絡我們 版權聲明 合作提案 個資政策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PDF)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DOC)

Copyright © 2014 靈鷲山佛教教團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Ling Jiou Mountain Buddhist Society.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