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功能提供瀏覽字級大小的變更,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項功能,也不影響你閱讀本網站資訊。
首頁   正體   簡體   English   網站導覽   護持捐款   課程報名
 
文字大小
官方帳號
 
 
 
 
訪客人數:
10551341 位訪客
首頁 > 教育 > 兒童學佛營
轉寄好友 (另開新視窗) 友善列印 (另開新視窗)
大手牽小手 牽住佛的手 走過兒童學佛營20年
日期Icon 2011-07-06




那年夏天是個充滿希望的季節

那年夏天的大家就像是一家人

那年夏天真的學到成長到許多

炎炎七月盛夏,一群青年與小朋友來到俯瞰太平洋、山勢秀異的福隆靈鷲山聖地,展開為期七天六夜的學佛營體驗,學習如何過不同於學校的團體生活,也學習禪修培養專注力,學習菩薩的慈悲喜捨精神。

這次「兒童學佛營」的營長王定正,目前就讀大三,媽媽是靈鷲山委員,從小就參與教團各項青年活動及志工服務,「帶領兒童學佛營,會喚起小時候的記憶」。靈鷲山舉辦兒童夏令營,可以追溯至1990年,地點在聖山寺;現今許多青年團的幹部,都是當時兒童營的學員:「會回憶起兒時參加聖山寺夏令營情景,帶小朋友辦晚會時也會想起自己小時候參加晚會的一幕。」

承擔

王定正說:「我覺得自己是『任務型』的人,比較不擅長長期的工作。本來這次是想上來當隊輔的,因為我大三了,明年要參加國考,今年可能是最後一次上山帶隊,我想輕輕鬆鬆的帶帶小朋友」。當洞音師希望王定正擔任營長時,他起先是猶豫的,但是:「當我看到名單時,我知道我一定要承擔下來。營隊的夥伴就像家人一樣,要針對專長做分工、定位,我必須將過去經驗傳授給新的或比較沒經驗的幹部。我自己接觸靈鷲山學佛之後內心起了改變,談吐變的沉穩也更懂得回饋,所以希望有更多人來認識觀音、認識心道法師,讓學佛營能夠延續傳承下去。」

勇敢

整個營隊活動長達七天,前三天是為即將在兒童學佛營服務的青年志工所做的培訓「青年耕心營」,後四天是開始進入服務的「兒童學佛營」。

琇棉也是委員的女兒,今年畢業,即將擔任幼稚園老師,趁著暑假,趕緊回來「重溫舊夢」,他說:「再次帶營隊,讓我回想起首次與定正一起搭擋當隊輔的經驗。這次感覺好像同時舉辦兩個營隊,一個是『兒童學佛營』,一個是『青年耕心營』,回來當隊輔又同時被教育。記得以前剛升大一當隊輔時,有個小女生講手機,勸導不聽又頂嘴,我覺得很挫折感還哭了,現在當了幼稚園老師,回靈鷲山看到自己以前帶過的小朋友,如今也變成隊輔或志工,覺得是一種傳承,很有成就感。」

「對青年人來說,這就像是個『成年禮』。」帶領營隊的洞音法師說:「短短三天的集訓之後,青年們就得從原本被呵護的角色,轉而開始照顧自己隊上的小朋友,或著承擔起各種支援營隊的角色」,這種轉變大而快速,對青年們來說,還真是艱苦的考驗!雖然「辛酸」,卻也往往是日後最珍貴的回憶,和充滿成長智慧的經驗!

毅力

「靈鷲山是我『平地之外的另一個家』,參加過四屆兒童營、做過三屆志工的仲翰說:「志工跟學員都是在一起學習!在山上我學到很多東西,可以運用在生活上;像我現在碰到突發狀況就比較懂得應變。以前的我很浮躁,現在就不造口業,也變的更成熟了。每次營隊結束時,我都會期待明年再來!我自己也更發願:每年要帶一位同學上山學佛!」

靈鷲山的兒童學佛營,成就了青年人學佛、奉獻的舞台。從1992年的青年禪修會、1997年自由空間青年禪修會,到2004年成立靈鷲山弘法青年團,20年來,歷經種種考驗,這一脈的相傳,始終未曾間斷。

不是你老了 是我長大了

「雖然過了好久好久了,但還是很想說一句:真高興很榮幸認識妳。那時候有妳跟阿哲哥哥真好,謝謝妳的陪伴和照顧(現在才說妳會嫌太晚嗎?)」

這是這次的小隊輔寫給特地回來參與活動,已經進入職場工作的學長們的信:「不是你老了,是我長大了!」看到信,伊倫說:「沒想到那時我跟她說過的話,她記得那樣清楚!」

看著這些青年們一路的成長,洞音法師不禁地讚嘆:在山上學佛成長的孩子心靈多麼的細緻、進退多麼的有倫理、考慮多麼的周到!「宛如華嚴世界一般,每個孩子的心靈都像一個因陀羅網上的珠玉,顯現智慧的莊嚴!」

正是因為生命的成長那樣的美好,這份讓青年、兒童能夠學習佛法、奉獻生命的縷線,一路相牽!
 
上一則   |   下一則
 
聯絡我們 版權聲明 合作提案 個資政策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PDF)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DOC)

Copyright © 2014 靈鷲山佛教教團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Ling Jiou Mountain Buddhist Society.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