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功能提供瀏覽字級大小的變更,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項功能,也不影響你閱讀本網站資訊。
首頁   正體   簡體   English   網站導覽   護持捐款   課程報名
 
文字大小
官方帳號
 
 
 
 
訪客人數:
10717197 位訪客
首頁 > 禪修 > 心靈白皮書
轉寄好友 (另開新視窗) 友善列印 (另開新視窗)
〈從心靈白皮書看寧靜運動〉慢活以及寧靜村落
日期Icon 2009-05-16




鄭宗記:我在想,寧靜和聆聽固然是很好很重要的運動,但回到心靈白皮書調查的結果,和我個人感覺台灣社會也很嚴重的一件事情一樣,就是,調查結果裡面顯示:覺得自己還不錯,是別人不好,覺得自己還寧靜,是社會不寧靜,所以,這裡面出現一個可能性,就是,問題可能出在信任,是我們不夠信任他人?不夠信任政府?所以如果推動全民寧靜運動,除了寧靜手環之外,也許可以有一個更積極的角度,我們可以推動,如何「讓這個社會互相信任」。也許這個面向,將更為困難,例如現在詐騙集團很多,它也牽涉了「我為什麼要相信你?」的互動性。

信任工程VS.虔敬心

余德慧:信任是社會工程,我們現在不敢談社會工程,因為它是最龐大的一件事,因為我們無法駕馭。而宗教團體常在做的,就是這一類型無形的東西,有形的則通常是政府在做,然而政府所在做有形的東西,又常觸碰不到我們心靈真正的需求。所以,我相信「信任」是一個關鍵字,但直接去觸碰這關鍵太沈重,所以我想,我們可以將之再轉變。

在宗教中,寧靜所搭配到的信任的,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叫做虔敬,它很重要,但它其實是看不見的氣氛,也是很困難。我們所說的寧靜,可以從另外一個方向走,也就是從生活型態,讓它具體的變成一種生活型態,結合百業在走。以花蓮為例,民宿,最主要的訴求就是:請你來這邊慢活,有些飯店強調的是慢活飯店,沒有固定的菜單,沒有預定要準備什麼東西給你吃,你來了,我有什麼就做什麼,所以也就不會有一個事先的定價,所以你也不需從價錢上比較來比較去,好來好去。

所以,這種影響效應在擴大之中,有種蔬菜叫慢活蔬菜,有機的,讓它慢慢成長,民間百業,無處不有這樣的呼應,那麼,有誰刻意在推動這種訴求嗎?沒有,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大家都是先以「過好自己的生活」,自然形成了一種生活型態和範圍。唯一的條件,就是需要一個地方,有了地方,它慢慢會形成聚落,村落型的。

寧靜村落 大自然的磁石

所以寧靜運動,到後來可能可以慢慢形成寧靜村落,那絕對是了不起的。來這邊體會到三五天的寧靜生活。養生,心靈獲得復甦。台東花蓮有很多不錯的所在,好好去找出來,經營成寧靜村落,靈鷲山本身就很好了,但靈鷲山應該留在轉山,朝聖;寧靜村落,要另外再去營造。一個地方吸引人,寧靜就是其中一個寶貝。

余安邦:所以,可以說是創造一種生活型態,或說,回復到我們小時候的生活型態,晚上七八點,整個村落就很安靜了。

心道法師:聽著學生們一直敲著缽,讓音波震盪在我們今天座談的現場,這提醒了其實我們整個全球都是一個「波」,大家共同震盪出來最大多數的波,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想法,因為大家現在發出來的波,都是躁(躁鬱)的波,比如說,科技的東西、工廠啦,很多地方都發出這個波。還有礦場啦,他們在大地上挖那個礦脈或者是礦藏…那個音波喔,還有化學和生物科技,這些都是會造成音波的問題。我們今天能在頌缽的音波下平心靜氣下來,它讓我們體會到,應該還有更大的覺醒,怎麼讓各種外在的波不要影響我們的內心,不要動盪我們的生命。

此外,鄭教授講的那個信任,余教授說是一個政府工程。不管是大工程還是小工程,至少,在我們能使力的範圍內,都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所以今天我們從心靈白皮書談寧靜運動,也希望都能夠發現這種珍貴的寶藏!

我覺得,剛才講的那個慢活,倒是真的是啟發了我一個想法,創造一個有水、有牛,不要有鴨子吵(眾笑),早上不要有那個電話、電視、電腦的聲音,應該是點一盞油燈,營造一些緩慢下來的習氣,慢慢、慢慢的去回復那種平靜的農村。那種環境啊,我看我們在花蓮幾位朋友,在他們經營的民宿,特別的把這種環境營造出來,民宿大家都有,可是為什麼要住你的民宿?那正是因為有它的寧靜、自然。更理想的將來,大家民宿串連起來,有志一同,變成寧靜的造村,寧靜的造鎮,這樣的地方就成為未來寧靜療癒的首選了。
 
下一則
 
聯絡我們 版權聲明 合作提案 個資政策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PDF)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DOC)

Copyright © 2014 靈鷲山佛教教團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Ling Jiou Mountain Buddhist Society.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