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功能提供瀏覽字級大小的變更,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項功能,也不影響你閱讀本網站資訊。
首頁   正體   簡體   English   網站導覽   護持捐款   課程報名
 
文字大小
官方帳號
 
 
 
 
訪客人數:
10565030 位訪客
首頁 > 文化 > 宗教文學獎
轉寄好友 (另開新視窗) 友善列印 (另開新視窗)
以宗教情懷關照人間情-第十屆宗教文學獎決審會議 側記
日期Icon 2012-01-07




宗教文學獎舉辦迄今已經是第十屆,今年的參賽作品除了水準甚佳,獲得評審一致好評之外,由於詮釋人文關懷的手法多元,對生命的觀照大異其趣,而引發熱烈討論與迴響。對照於靈鷲山「慈悲與禪」的宗風,用文字的力量轉化為影響社會的正面能量,或許也將成為在靜默間度化眾生的方便法門…

時  間:2012年1月7日(六)下午3點
地  點:世界宗教博物館七樓慧命教室
徵文主題:喜歡生命 聆聽寂靜

由靈鷲山佛教基金會、宗教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與聯合報副刊共同主辦的第十屆宗教文學獎在101年1月7日下午舉辦決審會議。此次決審會議的評審委員分別為短篇小說組: 愛亞、林文義、劉克襄、熊宗慧、駱以軍;新詩組:白靈、李癸雲、陳芳明、路寒袖、楊小濱。在決審會議開始之前,並邀請到宗教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了意法師到場向各位評審委員致意。

今年是宗教文學獎的第十年,了意法師在談話中提及,適逢世界宗教博物館十週年的里程碑,回想從籌備到開館經歷二十多年的時間,他在這段經驗中體悟到,文字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宗博館籌建當時曾經為了一句『和平是永恆的渴望』的文字意涵與表達方式而引發熱烈的討論:到底是希望還是渴望?因為不同文字的組合排列對於意念的表達將可能極大的差異,可見文字的表達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本屆徵稿內容分為短篇小說組與新詩組,共同主辦的聯合報副刊編輯王開平提及,今年收件數量非常踴躍,而水準也比往年提高許多,在初複審階段就已經讓評審為之驚艷,最後決審的作品也各具不同特色。較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除了前三名的獎項之外,也特別增加了兩個佳作的名額,以能使更多優秀的作品讓更多人看見。

在宗教文學獎(以下簡稱宗文獎)第十屆的今天,評審們也提到一直以來對這個獎項的看法。愛亞老師回想當時第一次接受這個獎的評審邀約時,就擔心宗教與文學間的取捨是否會有衝突?尤其宗教的種類如此之多!當瞭解到宗文獎的宗旨時才明白,其實這裡所指的「宗教」非指大家所公認的特定宗教,而是「宗教情懷」,特別是人道關懷與道德。如此說來涵蓋的內容就廣泛許多,可以談孝順、友愛、夫妻之情…等等。與一般散文不同的是,惻隱之心或者是人性光輝的部份佔的比例較大;如果有人說自己的「宗教」就是「寫作」也是合理的,因為愛亞認為寫作和文學是他覺得最幸福的事情,所以某些作品可能看不出與宗教有明顯關聯,但只要意涵符合這樣的概念,也會給予很高的評價。

在討論過程中,兩組決審委員均戰戰兢兢,深怕優秀的作品成為遺珠之憾。劉克襄老師分享:他特別注意到,以「寂靜」這個主題的演繹,進入決審的12篇作品各自以不同的方法詮釋,充分顯現本屆作品的多元性。而熊宗慧老師在評選文章時,則特別以作品的原創性為觀察重點。

另外,以宗文獎來觀察新銳寫手與過去作品比較,評審們一致認為:同樣以感動人為目的,傳統上通常會較直接達到效果,而新一代作家寫同樣的東西卻可以轉折複雜到令評審讀的非常辛苦。評審老師們樂見於用不同表現手法來達到讀者的期待,也深刻感受到年輕作家相對於過去已經越來越強、手法越來越精采。正如同林文義老師興奮地提到:參與這次的評審,讓他感受到「閱讀的樂趣」,今年決選的作品,水準確實非常的高。

了意法師說,我們利用一個有形的東西去表現宗教藝術或繪畫比較容易,有如以博物館來表述文化藝術;而語言文化也是一種藝術,怎麼利用短短的一句話或一小段文字去代表它,又要概括所有宗教而避免不同觀念的衝突性?希望這種差異是合諧的美而非衝突,所以文字的力量是滿具有挑戰性的!他同時對於宗教文學獎能延續至今年且持續提升感到非常欣慰,也期待能藉著文學和博物館聯結,對社會發揮更多正面的影響力。宗教文學獎的主題是『喜歡生命,聆聽寂靜』,了意法師也在此間以出家多年的體悟闡釋,「生命」和「寂靜」的深刻連結。

本屆宗文獎決審會的精采程度簡直可以轉化為一齣饒富文學內涵與哲學旨趣的劇本小品。以新詩組的作品討論為例,對於用「影子」為題材的作品,能以「影子」不分性別、膚色、階級…的特質,並藉著「光」的普遍性來關照宗教情懷,引起詩人白靈與陳芳明等評審的注意,並引發熱烈的討論。而在短篇小說組熊宗慧、駱以軍老師等作家對於以「沙漏」為媒材作品的精采討論中,除了對於隔代親情的表現差異多所著墨之外,甚至觸發如量子力學般「多重宇宙」的聯想…由此可想見能在本屆眾多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的文章多麼的不容易,而獲獎作品的發布欣賞更將令人期待。

本屆宗教文學獎計有短篇小說164篇與274首新詩投稿,在經過初審與複審兩個階段後,各選出二十餘件作品交由決審委員評選。決審會兩組評審委員的熱烈討論下,分別選出兩組各前三名的獎項以及兩名佳作,將在2月份於靈鷲山官網與聯合副刊同步揭曉,隨後並將陸續登載獲獎優秀作品。贈獎典禮預計將於3月31日下午在台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行。
 
上一則   |   下一則
 
聯絡我們 版權聲明 合作提案 個資政策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PDF)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DOC)

Copyright © 2014 靈鷲山佛教教團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Ling Jiou Mountain Buddhist Society.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