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功能提供瀏覽字級大小的變更,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項功能,也不影響你閱讀本網站資訊。
首頁   正體   簡體   English   網站導覽   護持捐款   課程報名
 
文字大小
官方帳號
 
 
 
 
訪客人數:0 位訪客
首頁 > 禪修 > 認識平安禪
轉寄好友 (另開新視窗) 友善列印 (另開新視窗)
禪坐姿勢及要點
日期Icon 2004-04-01




禪坐禪坐的基本坐姿稱為「七支坐法」,指的是禪坐的七個重點:

1.結跏趺坐

.雙足跏趺坐(雙盤)
 將雙腿分別盤在另一條腿上。雙足跏趺坐又分為兩種坐姿:

吉祥坐:先以左腳盤壓右股上,後以右腳盤壓於左股上(即以右壓左),如圖左一、左二。最後,雙手的掌心向上交疊(右手在上)。

降魔坐:先以右腳盤壓左股上,後以左腳盤壓於右股上(即以左壓右),雙手的掌心向上交疊(左手在上)。吉祥坐的相反動作即為降魔坐,如圖右一。

.單足跏趺坐(單盤)
 是指將一腳彎曲,放在另一腳大腿上即可,雙腳上下交疊。

.散盤
 雙腳向下交叉,置於大腿下方。
 初學者若無法做到單盤或雙盤,則可採散盤及以下幾種坐姿。

.緬甸坐
 雙腳平置於坐墊之上,不交叉,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兩腳平行,如此能保持身體平衡。

.跪坐
 雙腿長跪,臀部坐在腳掌上,上身挺直,雙手置於膝上。
 跪坐適合用於餐後,可幫助消化。

2.背脊挺直

坐禪時全身筋骨不要用力,要完全放鬆。脊椎必須挺直,與地面約呈九十度;若感覺身體左右歪斜,便要調整。因為背直則身體正直,心力便於集中,較容易入定。

3.手結定印

雙手放鬆垂下,左右手掌交疊,兩手掌心向上,以一掌疊置於另一掌上。兩手大拇指指尖輕輕相觸,自然形成橢圓形,放鬆輕置於大腿之上。

這是種安定的姿勢,使心裡產生寧靜的感覺。兩手大拇指微接,能使身體左右氣脈自行週流、氣血暢通。

4.兩肩宜平

兩肩肌肉放鬆。若無法確認肩膀是否放鬆,可聳肩後再放下,即可感覺肩膀呈放鬆的情形。

5.舌抵上顎

閉口,舌尖自然輕抵上牙齦(不可用力)。若分泌口水,則緩緩順勢嚥下。

6.下顎微縮

頭務必擺正但不可低頭,頸要直,下顎向內收。

7.雙目微張

眼睛微張,視線自然下垂,投注於身前一、二尺處,對一切物視而不見。不可專注於某一點,看成一片;心不跟隨念頭跑,也不壓抑念頭。

眼睛是極為敏感的器官,容易被外界吸引而影響心靈,所以不宜全開;但閉上眼睛則易於感到昏沈,甚至產生虛無幻象,因此最好雙目微張。

下座

禪修結束、下座前,最好做以下動作以保護身體;
1.身體前後左右輕動。
2.將雙手搓熱,搓揉臉部、按住眼睛,將熱氣傳到眼睛;然後再輕輕放鬆的按摩全身,頭、肩、手、胸、背、腰、腳,按摩至全身微微發熱,讓身體恢復正常狀態。
 
上一則   |   下一則
 
聯絡我們 版權聲明 合作提案 個資政策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PDF) 捐款資訊不公開聲明書(DOC)

Copyright © 2014 靈鷲山佛教教團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Ling Jiou Mountain Buddhist Society.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