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頁 > 禪修 > 認識平安禪 |
|
|
平安禪法門簡要介紹
|
 |
2004-04-01
|
|
|
|
|
九分鐘平安禪是著重「耳根圓通」的「寂靜修」的入門次第,一旦奠定禪坐的基本功並熟悉寂靜修的整個流程,那麼「九分禪」的四部分口訣,這種意味著不需要太長時間,行住坐臥無處不禪,隨時隨地皆可修行的法門,將能夠輕鬆有效地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緊張忙碌的心情,時時得到片刻喘息。
調息—深呼吸,身心安頓
1.禪修由呼吸開始,首先至少進行七次的深呼吸。 2.呼吸方式:嘴巴閉合,由喉嚨吸氣,鼻子吐氣。慢慢地吸氣、慢慢地吐氣。享受吸氣時候的舒 暢;感受吐氣時放鬆、沒有負擔的舒服,在吸吐中鬆弛。 3.深呼吸可以讓內心浮動的氣、躁鬱的氣,讓它平息,讓身心沈靜下來。
淨心觀照—放輕鬆,心無所觀
1.禪修時,最重要的就是放鬆,從身體坐正開始:背脊打直。 2.讓心中的躁氣、緊縮的感覺,透過專注力從外在調整至內在,慢慢調鬆:「眼觀鼻→鼻觀嘴→嘴 觀心→心無所觀。」注意力從感覺眼睛慢慢移動到鼻子,再由鼻子向下移至嘴巴、再移至心,最 後整個心念放空無所觸緣。 3.若突然發現自己心思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可以重新從觀照呼吸開始。 4.禪修時,若覺得容易陷入昏沈,可將視線稍微調高一點。
覺知出入息—出入息,柔和覺照
1.安靜的覺知出入息,不驅策它,也不控制它。 2.出息與入息了了分明,清清楚楚,毫不含糊,靜定的覺知力就會自然生起。 3.不要刻意營造境界或覺受,讓心經驗著單純的原貌。
聆聽寂靜—寂靜修,思慮清明
1.調息、淨心觀照、覺知呼吸一段時間後,開始轉換到耳朵的修習:耳朵放鬆、頭放鬆、肩膀放鬆 、全身放鬆,安靜的聆聽寂靜。 2.很舒服、很輕鬆地聆聽,內心充滿微笑去聆聽。 3.專注在聽,而非聽見什麼。 4.聽寂靜不一定要閉著眼睛聽,尤其是當倦意來襲時,需要重新觀照身心,可由「眼觀鼻→鼻觀嘴 →嘴觀心→心無所觀」開始,去聆聽寂靜。
四個階段可以自由循環運用,前三步驟是第四個步驟的前行,目的是讓心真正安靜下來。
|
|
上一則   |   下一則
|
|
|
|
最近檢閱日期
:2007-06-22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