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
皈依學佛的起點--皈依

學習佛法,就是在學習看到整體生命的福祉、找到生命的源頭,找回生命依止的歸宿,這就叫做「皈依」。皈依不只是一個儀式,更是一把指南針,讓我們依止真理、找回自己,令心具足正確的思惟、方向、目標,發起上求下化的菩提心,讓生命有意義。

皈依的目的在永續經營自身的福德、智慧;皈依的次數愈多愈好,唯有讓自己的皈依更為堅固,才能夠讓善業增長。它不僅是學習佛法的入口,同時也是一條止惡行善的路,更是學佛的基礎,從接觸佛法,開啟善路,到受持法教,開啟智慧,終至解脫,都必須從皈依開始。

皈依的根本--解脫

心道法師開示:「佛法的學習,首先是皈依三寶;佛、法、僧。『佛』是善知識;『法』是怎麼解除我們的煩惱;『僧』是讓我們怎麼得到清淨,沒有瓜葛、痛苦、煩惱的生活。『佛』,讓我們了解如何才有正確的知識;『法』是讓我們知道怎麼做才會有福氣;『僧』是引導我們要怎麼學佛,才會成功。」

至心誠意皈依佛、法、僧三寶,同時即是皈依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本自具足圓明靈通的自性三寶。我們的覺性即是「佛」,每個人自己的本性就具有的;瞭解自己的覺性,選擇對的去做,不製造煩惱,不讓別人煩惱,體會到這樣的法就叫做「解脫法」,也是自性具有的;「僧」是清淨解脫的生命,也是不用外求。

外在時刻行善積福,內在明悟本心自性,透過內外兼修,不斷轉化,使整體生命在行住坐臥中內外光潔,踏上圓滿究竟的成佛之道。

皈依三寶止惡行善

皈依之後,就要學習法的生活規範,才能在生活許多細節行為中產生善業,如果沒有規範好,善業就無法生起,也會常常造惡業。因此,皈依必須要非常真實、清淨,用心去領受,受持解脫道中最根本的真實皈依戒。我們現在從受戒開始一直到成佛,身口意必須恭敬地升起皈依的想法,身的恭敬是頂禮,語的恭敬是念誦皈依文,意的恭敬是由衷至誠。

持守皈依戒

皈依戒所當持守的內容,分為禁止做的、應當學習的及應該做的等三大部分。

第一、禁止的三種行為:
.皈依佛,不可皈依外道,因為他們沒有具備幫助我們解脫輪迴的能力。
.皈依法,不傷害一切有情,這是皈依法基本的戒律。
.皈依僧,不與外道交友,以免受沾染捨棄正法。

第二、應當學習的三種行為:
.皈依佛後,不管佛的身像是泥塑的碎片,或是畫作的一張破碎部分,都應該升起真實的佛想,頂
 禮供養承事,不能毀壞。
.皈依法後,對於佛所說的經文,乃至於剩下一小張紙片,都應恭敬承事。
.皈依僧後,對於披著僧服法衣的行者,應升起真實僧寶供養承事。

第三、應該做的三種行為:
.經常供養三寶、繞佛塔,早上起來、下午傍晚、晚上睡前,在三寶聖像前頂禮三拜,勤修三皈依
 。
.每日念誦經文,勤做功課。
.隨順依止真正的善知識而修學,依止正法而行。

Copyright © 2014 靈鷲山佛教教團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Ling Jiou Mountain Buddhist Society.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