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所小學的「迪士尼城堡」 2010-03-22 | |
![]() 在緬甸仰光省南邊的滾良光鎮,訪察接受佛國種子獎助學金贊助的各小學,都得靠摩托車奔馳、穿梭,沿途的田園風光雖美,但顛得七上八下的眼睛,其實已對不準視焦。趕到KAMA KALUNG這所位於鄉間小路旁,連圍牆都沒有的小學時,正好遇上小朋友午休,有的聚在校門口買小販的西瓜片解渴,另有一群小朋友在教室外的長桌上吃媽媽準備的愛心午餐,還有孩子利用這段時間複習早上的功課,或是在空地上玩著躲避球;接受GFLP專案同仁訪問的校長,不時叮嚀、關切孩子們的一舉一動,展現了小學校緊密的凝聚力。 KAMA KALUNG小學共有九十九個孩子在此上課,從幼稚園到小學四年級,由校長在內共四位老師一起管理。校長感恩地提到在靈鷲山協助重建學校之前,他連想都不敢想,要如何在這崎嶇難行的鄉下蓋一所鋼筋水泥校舍,聯外道路連人都不好走了,更何況要運送建材和相關設備?沒想到靈鷲山能集結多方力量,在最短時間內達成這項艱困的任務。原本師長們還擔心復學遙遙無期,現在孩子們卻能在堅固的校舍裡安心念書,不要說老師教起書來帶勁,連小朋友都很自豪地告訴親友:「我們學校是村裡最棒的建築喔!」 我們詢問校長現在學校還缺什麼?校長靦腆地搔搔頭說:「缺圍牆!」因為當初申請時只填了校舍,忘了加上圍牆。不過校長誠摯地表示:「靈鷲山幫我們太多了,圍牆,我們可以自己想辦法!」這份知足惜福的「感心」,讓我們施與受之間剎時互換了位子,那份簡簡單單、最真實的生活、最真實的快樂,是佛國子民再次教給我們的寶藏。 春風化雨終不悔 離開KAMA KALUNG小學,我們繼續奔波在令人忐忑不安的泥土路上,平地的綠油油也慢慢轉成山區的黃漫漫,像進入原始地帶;不一會兒泥土路變成了流沙路,英勇的緬甸機車運將叫我們先下車步行,他們再慢慢駛離路上一處處陷阱。這幾位運將最為人稱道的還不是他們的騎車技術,而是認路本領,進入山區後,沒有指標,路不像路,他們卻能在九拐十八彎後,帶我們來到INKUIT小學,一行人下了機車,回首來時路,只有連聲讚嘆他們的功力! INKUIT小學比起前一所小學人數略多,共有一百六十位,現由四位老師及校長負責教學及校務。受訪的兩位老師表示,校長正是因為佛國種子獎助學金的相關事宜,騎單車到滾良光鎮開會去了。老師們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讓我們都感受到那份喜悅,也由此更深入了解INKUT小學裡的學童現況。原來這附近兩村落的家長,因為田地貧瘠,寸草不生,主要的經濟來源都是砍柴去賣,攢下的錢只夠一家老小吃喝,一旦遇到突發狀況,馬上會坐困愁城。他們提到有一位一年級女童疑似因為摔跤撞擊頭部,變成半身癱瘓;父母為了帶她就醫,遠赴大城市看診,只是到目前為止,還是一手一腳不能動。面對後續居家照護的沉重,父母也無法外出工作,家庭經濟陷入窘境,在社會福利鞭長莫及之處,就靠校長及四位老師持續捐出每月部分薪資,協助他們度過難關。 兩位年輕的老師只擔心以他們的能力,沒辦法再去幫助其他有困難的小朋友,所以獲知靈鷲山要頒發佛國種子獎助學金的消息,就像是從天上掉下禮物般的令他們雀躍。「這樣孩子們就有希望了!」想想緬甸小學老師的月薪不過台幣一千元出頭,養自己的家尚且吃力,卻還心心念念繫於學生們的福祉;什麼是「春風化雨」,在INKUT小學讓人有深刻的體會。這些我們看來艱困的生活,老師們甘之如飴,說到學生的點點滴滴,溫煦的笑容不時綻放,打亮了黝黑的臉龐,也令GFLP專案同仁的心頭都暖了起來。 從滾良光鎮趕回學校的校長,一遇到我們就上前表示滿心的感激之情。「看到學校重建完成,真有說不出的愉快,做夢都想不到,因為這村子裡一百年來沒有那麼好的學校!」是的,在前往INKUT小學的路上,看到的民家都是由竹枝、棕櫚葉簡陋搭建,一座鋼筋水泥校舍對所有師生及附近村民而言,就像迪士尼樂園城堡般夢幻。問到校長是否還有未竟的夢想?她淺淺一笑說,這裡的小朋友念完四年級,若想繼續升學,必須長途跋涉到其他較大的鄉鎮外宿就讀,對家長而言是一項沉重的負擔。現在小學旁有空地,但苦無興建的經費,若能籌足所需金額將學校蓋起來,就可以讓本地更多功課好的孩子有升學的機會。 校長眼裡閃著希望的光,那目光,是讓人一旦四目相望了,就會忍不住在心裡暗自許願,那是個像夢中城堡一般但能夠實現的理想境地,但願能夠一同邁進。 |
|
上一則   |   下一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