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聖心 緬甸清淨行 專訪梁芳瑜師姐 2004-02-01 | |
首先,很感謝師父有會讓我們可以前往供僧,阿雪師姐轉告師父的話說,「若有來生的話,供僧的功德是會讓你連走在路上都遇到曾供養過的僧人,再度有機會與佛法結緣。」芳瑜師姐說。今年是第二年供萬僧的朝聖活動,她表示,之前很多人到最後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跟著師父去朝聖,心裡很為他們婉惜,因為旅費中的一萬元是由師父提撥出來,代替我們分別供養緬甸的一萬位法師;等於是每個人用一元就能供養一位法師,其中,所匯聚集的力量真是無窮殊勝! 行程的第一天是供養四百位比丘;最盛大的一場是供養七千多位大小僧眾,那天大家起得很早,到了現場卻發現緬僧們更早就到位了,其中還有大概相當於幼稚園一、二年級的小法師,那樣的精神真是令人感動非常。朝聖的眾師兄師姐恭敬地長跪,等後法師們一排排有序地走過供養,即使後來膝蓋與腳部都開始疼痛甚至瘀青了,心中仍是一片清明自在。 而緬甸最有名的「大金塔」又被稱為「成功之地」,聽說在此地的祈求都能如願。芳瑜師姐當下就發願,她所許下的願望很簡單,希望全家在第三年的供僧時,能夠一同前來感受這當地的氣氛,對於其他因種種因緣不克前往的朋友,芳瑜師姐選擇以朝聖時所拍的相片來與大家分享;她與講堂的林文忠師兄一起將照片做成投影片,當大眾到了講堂,就把朝聖的過程藉著一張張的照片重新還原現場,並藉由阿雪師姐像說故事般地想要把朝聖當中所感受的一切殊勝表達,但是芳瑜師姐說,「語言能夠描述現場,卻不能傳達那時刻的清淨明朗之體會,」最好還是藉著這樣的共修活動作推廣,讓一張張的圖片與眾人結緣,試圖喚起更多人的朝聖動機,為每位曾站在那個當下的人,種下一顆小小的佛種子。 在行程中最感到可惜的是,達瑪漾尊者在靈鷲山朝聖團抵達的前兩天便圓寂了,緬甸五位尊貴的阿羅漢,目前只剩下一位。真可謂機緣難得,要好好把握能夠與佛結緣的每一刻。恆傳法師也開示,「學佛就要珍惜,」凡事難以預料,想到就要立即去行、劍及履及,要不然一旦錯過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另外,最感動的是看到已是大修行者的法師,還是一樣的慈悲,把每位法師都當作老師一樣地尊敬,那麼地謙和,看在芳瑜師姐的眼裡,千言萬語也比不過當場的感動! 芳瑜師姐希望還沒去過朝聖的人,若有機會一定要去一次,不僅能成就師父的發心之願,也可以為自己帶來生生世世與佛的緣。她深深地覺得,去到佛國淨土,磁場立刻感到不一樣,遶著大金塔時,所有的心念全放下,只有清朗的靈覺。「我們在國內推行的生活禪,在那邊早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了!」她滿心歡喜地表示,原來,生長在佛國的人真的很有福報,他們的物質或許並無台灣這麼充裕,但心靈上的滿足卻是無可比擬。 轉念,就能改變自己。芳瑜師姐提到暑假期間也可以辦這樣的朝聖活動,並且鼓勵青少年參加,因為台灣人心理的貧乏總造成現在不少的社會問題,但總會有轉變的機會,記憶的種子會在他們的福田中埋下。芳瑜師姐更許下願望,希望師父供萬僧的朝聖活動不只辦三年,能讓更多人一同體悟清淨如來。 |
|
上一則   |   下一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