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道生活禪 諦觀生死眾苦海 覺源湛寂聖法流 2004-02-01
心道法師於仰光河渡輪平安禪開示(輯要)

在心道法師發願率領下,靈鷲山第二年赴緬朝聖供萬僧活動,全團功德圓滿。此行期間,除了連日在仰光大金塔領略安定殊勝的禪修、經行,在恆傳法師、淨念法師精心安排下,大眾難得在仰光河渡輪上聆聽師父平安禪開示。

繁擾來去的河面,船鄔、煙囪間的甲板上,全團僧俗善信面師靜坐,即使馬達聲震天嘎響、船員忙於調理音響,只緣師父法音的攝護引導下,眾人同心匯歸湛寂悲智得願海。不由湧現日前供養七千僧眾時,住持尊者深摯地感嘆:「這是真的得到了佛的法,才能做出廣大深遠的利生事業。」

學佛法,要去做!學習單純、不攀緣!

安靜的聆聽,聆聽寂靜。聆聽當下,聆聽寂靜。安靜的聽,寂靜的聽。

好,我們要把手搓一搓,把臉、後腦、腎臟揉一揉。我們不要擔心它,擔心我們的耳朵,看有沒有辦法聽師父的法。

我們每一生的生命、生死流動、一切行為做法,就像江水一樣,不曉得生跟死都是不斷在流動,這就是業力的一個輪迴。如果你的觀念對了,那麼你就超越輪迴;觀念不對,你就墮入想法、做法。每個人有千萬個想法,就千萬個輪迴;你沒有任何的想法,你就不必去輪迴!所以我們要學習非常單純的心念!就是不攀緣的心、不流住的心、不忘執的心。

我們禪修的目的,就是聆聽自己,不去聽別的。如果心念去攀緣、執著、跟隨一切思想的變化流動,就變成生死。只要你的想法在動就是攀緣心!然後你的流動就像水一樣。我們的業力、生死煩惱,就像江水一樣互相擠壓,讓你無可奈何地流動,你就是要輪迴生死!

今天依止三寶一一佛法僧,你才會有機會認識、出離生死流動的煩惱業力;如果今天遇到佛法,不知道覺悟、實踐,我們就是錯失了脫離輪迴苦海的寶貴生命。所以學佛法,不只是聽,是要去做!

修戒定慧 覺照世間 讓心脫離流轉生滅

學佛,首先要處理好念頭,觀念沒弄好,都是騙人的;你最沒辦法也念個阿彌陀佛,念到妄念很少,最後到極樂世界去,不隨生死煩惱輪轉。因為每個生命就是一個想法,每個想法互相環扣,所以不得不流動、環扣!常常就是得失!好壞!我們的念頭流動性是波浪形的,所以它也是煩惱的波浪。

如何不被煩惱的波浪牽制?能夠離開海浪一樣的生命得失?就是要修戒定慧。你要修戒,讓心清淨,才不會隨一切貪瞋癡慢疑流動;你要修定,才能讓心不隨任何事物轉動;才能觀照、有智慧、不被轉、清楚了解自己的佛性,不變不動、不來不去!否則你的心念跟物質、人事物一結合就流動了,這一流動叫做生死、煩惱。

剛才有個小孩丟包東西進河裡,還拉條長線,就是釣魚的。你知道我們眾生具足貪瞋癡,看到那個一定就去咬一口,然後就被人家拉起來了。我們的業力就像這樣,每個人就有個東西牽動你的貪瞋癡去抓,然後就變成流轉、生死!

如何讓心不被引誘?我們就要認清楚:世間是苦的,世間是無常的,世間沒有一個東西是長久的,每個感受都是苦的、無常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觀受是苦--我們要了解、遠離這些執著,才能超越啊!

平常教大家禪修,就是讓大家從流動的想法,到達心性的不來不去!所以要常常禪修,你的心性才不會不來不去,因為眾生習慣像船漂流,我們的思想就是漂流在一切物質、想法裡面,所以我們要超越解脫,唯一就是覺照力!寂靜修就是把你的心引導到聽的本質,所以你就會回來心性的不來不去。如果不是常常禪修,我們都是常常被誘拐、被流動,然後就是生死。

當然,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是佛的世界,每一件事情都是啟示,但是每個啟示都是歸於空性;如果沒有歸於空性,這些生滅、幻有帶給你的就是差別,讓你產生比較、選擇、得失、好壞!當你把一切變化歸於空性,它才不會不來不去、不變不壞;所以由這個不變不壞再去看一切的變化,一切變化雖然是變動的,也是不來不去、不變不動的。

依止三寶,修行成佛,才能解決問題

所以,如何讓心歸於靈性、覺性?就要修戒、定、慧!佛法的戒定慧就是讓我們學習斷除輪迴、了脫生死的方法、長生藥!如果今生遇到佛法沒有好好把握,就無法長生!你看每一生的流轉、六道輪迴!如果我們在這裡死亡變成魚,只有互相吃來吃去,這種生命是很苦的!在哪裡都是吃來吃去!你如果沒有菩薩布施、甘願的心,一定很煩惱的!輪迴就是煩惱、執著、貪瞋癡,輪迴就是在一切處生心!

如何離開輪迴?為有依止三寶,好好學習佛的見地、證到不生不滅、學佛成佛,才能夠解決問題!不然我們都是會輪迴的,每一生不一定福報那麼好,貧富變化都不知道!所以我們為什麼跟師父一起做佛法的事?就是廣結善緣、累積不做乞丐的命運!因此要把你們的慈悲心拿出來!有了慈悲心就不會貧窮,有了佛的空性就不會生死。兩個東西只有佛有!不跟佛,跟誰呢?雖然現在師父聲音不容易聽清楚,但我們的法流是非常殊勝的!

後記:

一輪紅日遍西照,泱盪江河繁來去。依止菩提行願,今生你我靈鷲山佛子,除了有幸見證古今祖師菩薩,無不端坐生死苦海與解脫聖流中,以隨緣啟發的公案教法、濟世度生的志業法舟,來開示悟入眾生佛之知見;更緣上師三寶的等心慈護,這深刻的佛種印記,將於靈覺識海普映華嚴淨土。

而原來此行主要供養緣起──達馬樣尊者突然示寂的無言至教,更警誡我們,要珍惜上師善知識的教化法緣,切莫漏失空過,畢竟「有寂善聚唯一因,珍寶殊勝菩提心」;靈山一會的因緣繫在「傳承諸佛法,利益一切眾」的菩提心哪!願與法界有情相約無數個奉供三寶、常隨佛學的明年來世,直至成佛淨信不渝!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14 靈鷲山佛教教團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Ling Jiou Mountain Buddhist Society.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