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陀的提問:你知道該為生命做什麼事嗎? 2016-02-19 | ||
匆匆 朱自清家喻戶曉的「匆匆」,最後提問:「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白白走這一遭啊?」 在佛經中,佛陀也常常提醒世人:生命無常的真理。有一次,佛陀就向匆匆路過的波斯匿王(註一)提問:「大王啊!當老死逼臨著你,你知道該做什麼事嗎?」。
時至今日,佛陀的提問,似乎仍猶言在耳。你可曾想過嗎? 讓我們來閱讀這篇《阿含經‧相應部》的《像山那樣經》(註二)。 佛陀的提問 有一天,波斯匿王到訪佛陀所在的精舍。 佛陀就問他:「大王啊!你這一大清早是從哪裡來?又要往哪兒去呢?為什麼見你滿是一身的塵土啊?」 波斯匿王就回答他:「佛陀啊!您有所不知,我正在忙碌著國家大事,我為了謀求國家安定,征服廣大領土,所以我才會一路顛波勞苦。」 佛陀便回答他:「大王呀!如果在這時候,有一人從遠方而來,跟你說:他看見如雲一樣高的大山,像土石崩解一般,把所有的生物都壓碎了,正向你滾滾而來。這時候,你認為應該做的是什麼事,你可知道嗎?!」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波斯匿王顯得有些詫異。 於是佛陀又接著逼問:「你珍貴人身,難再得到,這時,你該做什麼事呢?」
波斯匿王的回答 波斯匿王,想了又想,此刻,到底還能做什麼呢? 是該選擇及時享樂呢?還是及時行善呢? 經過了一番沉思,波斯匿王回答:「佛陀啊!如果將會發生這種恐怖的大事,帶來可怕的人類毀滅,而人身也更難再得到時,我除了依止您的教法修行之外,我還能做什麼呢?」 佛陀緊接著又問他:「大王啊!如果生命已到盡頭,當老死逼臨著,你又該做什麼事呢?」
徹底的覺悟
波斯匿王告訴佛陀:「佛陀啊!我雖然能以象軍、馬軍、步軍作戰,征服廣大領土。但當老死逼臨時,那些完全派不上用場。」
「佛陀啊!在我的王宮裡,雖然有善用咒術的大臣,能以咒術擊破來犯的敵人;但是當老死逼臨時,那些咒術之戰卻毫無用處,派不上用場。」
「佛陀啊!在我的王宮裡,有很多金幣和黃金,當敵人來犯時,雖然可以拿這些財寶來議和;但當老死逼臨時,那些財寶卻毫無用處,派不上用場。」
最後,波斯匿王感悟地說著:「佛陀啊!當老死逼臨時,除了法行、正行、善行、福行(註三)之外,我還能做什麼呢?」
於是佛陀便說: 如廣大的岩石土山,高達雲霄,滾滾而流,壓碎四方,輾過有生命,壓碎一切,任何人都避不開老與死。 象、車、步兵、財產都幫不了我們。 我們要了解自己真實的利益,這是對佛、法、僧確立堅固的信。
註一:波斯匿王(梵 Prasenajit),是中印度憍薩羅國國王,中印度舍衛城城主,與摩竭陀國並列為佛陀時代的大強國。與頻婆娑羅王同是護持佛教的兩大國王。 註二:原典出自於《雜阿含1147經》;《別譯雜阿含70經》。目前巴利文翻譯本,可參考莊春江譯本《像山那樣經》《相應部3相應25經》,以及蔡奇林譯本〈山的譬喻〉《暗夜光明:巴利經典選集》。 註三:法行 指一切佛陀教法,能依教奉行,便能離苦得樂,涅槃解脫。正行又稱為正直行,是指正確而不邪曲之行為。「於諸有情,遠離邪行,行無倒行,故名正行。」《瑜伽師地論》。在《阿含經.中部》41《娑羅村經》裡面法行、正行特別指的是遠離身三(殺、盜、淫)、口四(妄語、兩舌、綺語、惡口)、意三(貪、嗔、邪見)過患的行為。善行是以清淨心去行善,「身惡行者,當修身善行;口惡行者,當修口善行;意惡行者,當修意善行」《增壹阿含經》〈三寶品〉。福行又稱功德行,是累積福德資糧,主要是能獲得人天福報。
|
||
上一則   |   下一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