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心靈白皮書看寧靜運動〉回歸自我內心世界 修煉 2009-05-16 | |
心道法師說,訊息爆炸的當今世代,我們的內心找不到身心安頓的地方,忽起忽落找不到平衡點,變成一個「流離失所的意識」,很容易怪罪別人,對自己內心的認識模糊而粗糙,甚至活在習氣投射出來的幻象中。從2008心靈白皮書調查結果來看,關於家庭、環境、教育以及健康類問題,調查結果都顯示出:自己很好、別人不好,錯都錯在別人。人心充滿我執,以自我為中心,但又無法真正回答:「到底我是誰?我在做什麼?我核心的生命價值在哪裡?」 在慢活之城花蓮的茶敘座談中,余德慧、余安邦及心道法師,繼續深入探討「從心靈白皮書看寧靜運動」,未來可能的方向、策略和行動。 欲望少一點 快樂多一點 余安邦:我們從2008年的心靈白皮書調查報告裡可以看到,家庭是現代人生活中的重心,但並不是要家庭發生什麼重大的效能,或更積極治療什麼病態現象,我們目前只希望家庭能發揮「陪伴」的功能,這是一個非常簡單,且非常有意義的一個方法。家庭真實的力量,更薰染更延伸,還可以進到學校的場域,尤其是幼稚園和中低年級。更進一步,進到職場。 我知道靈鷲山也在東南亞國家(緬甸)做了許多兒童的慈善福利工作。這也是家庭教養的延伸。 其次,是在工作的職場中,其實收入可以比較少,但生活可以過得快樂。生活過得簡單一點,欲望不要那麼強烈,我們這些資本主義、市場的經濟所引起的騷動,不要讓它那麼樣的入侵到我們的心靈。 無端起亂易,理性溝通難? 余德慧:像泰國,它也是一個佛教國家,過去,泰國是十分安靜、寧靜的地方,現在世界整個都亂起來了,人家說是金融風暴,或說是流行疫情讓世界亂,我認為最主要的仍在於「無端起亂」,各種理由都沒有連結到這種真正的理由,它的無端起浪,來自於人們生活的一種空虛,我的意思是,如果知識的力量能夠讓它透過實踐的方法,二話不說就是實踐,那麼它的亂根就會枯萎掉下來,你看,很多家庭也是無端端要亂起來,晚飯沒有吃,或吃過晚飯才回家,就足以讓夫妻之間混亂起來,很好解決的事,為何會導致家庭混亂?那表示大家都用不理性的方式,無端生波。心白書的調查讓我感受到這件事情的嚴重。 和每一生命相互感應的三角形 余德慧:現在學校裡面的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有太多都是先以概念去灌輸,這種理念式教學的情況下,學習者不會覺得自在,一定要直接進入生命裡面去學習他的操作技巧,建立一種和他的生命互相感應的東西,例如合掌合十這件事。 最近許多生理學家,常呼籲我們這些常在電腦前的人,要常做這個動作(雙手在胸前,合併),原因是因為這個動作,在頭、肩和臂構成一個三角型,它除了有擴胸的活動外,它也合乎最穩定的能量型式──三角型;國外的打坐也是整個人構成一個三角型,所有的穩定磁場都是等邊三角型,所以我們做合掌的時候,不說「合十」,而說「把自己圍成一個等邊三角型」,我們談「打坐」,不說「打坐」,而說坐成一個等邊三角型,讓每個人都可以和自己的身體感應,沒有任何門檻。 自我→自他,同理心→相異心 心道法師:除了一分鐘靜心法,九分鐘禪,我們這次寧靜運動推廣的寧靜手環,白色的一面朝外,表示自我察覺身心是在一個和諧穩定的狀態,紅色一面朝外,則是表示自己有感覺到這個心起伏了、動盪了,需要給自己一個較大的空間,讓自我調適一下,或者需要一點友好的提醒,恢復正面、積極、樂觀的狀態。 這個手環的概念很簡單,許多學校老師也覺得很好用,校園裡面滿是有一些回應的風潮,陸續的,也有許多企業界的朋友,向我們索取,還有海外也開始在戴了。身心覺察力的問題,透過一個工具,教具或道具,例如寧靜手環,是為了第一層自我的身心覺察,第二層是彼此之間的覺察,同理心與相異性,兩者同時都有提醒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
|
上一則   |   下一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