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八觀音安座聖山寺--靈鷲山觀音法脈的傳承與使命

2017-01-12
百八觀音安座聖山寺--靈鷲山觀音法脈的傳承與使命2016年12月6日起,福隆靈鷲山聖山寺迎來一項前所未有、意義深遠的工程——千手觀音彩銅雕像安座。在主尊千手觀音之後,陸續將安裝108幅觀音彩銅雕,是全世界首見的百八觀音彩銅雕作品,不但更深廣而精微地呈現觀音菩薩的大悲化現,更象徵靈鷲山佛教教團紹繼觀音法脈、繼往開來的傳承與使命。

尼泊爾「百八觀音」

大乘佛教中最深入民間、廣為人知的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為「西方三聖」,在民間素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之譽;觀音菩薩也是佛教著名的「四大菩薩」之一,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同為廣大教佛徒所熟知、虔信。佛經中記載,有些菩薩在遠古即已成佛,祂們為度眾生,以大慈悲心示現菩薩形象,於世間教化救苦,觀音菩薩即為其中之一,祂過去佛號是「正法明如來」。

根據不同的佛經記載和傳說,諸菩薩中,觀音菩薩的身分最為多變,因時機、因緣的不同,顯現出不同的應化身來迎合眾生、教化眾生、救濟眾生。觀音菩薩的化現無數,您或許聽說過六觀音、三十三觀音,但是鮮少有人聽說過「百八觀音」。

「百八觀音」為世人所知, 始於尼泊爾的「百八觀音寺」。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市區內, 有一座「百八觀音寺」(Seto Machhendranath Temple, 又稱JanBahal),從空中俯瞰,這座寺廟就像是一座立體壇城(Mandala)。主殿內是一座白色的觀自在聖像,環繞寺廟的周遭牆面上,以銅雕或彩繪呈現了一百零八尊觀音的造像。2015年尼泊爾發生大地震,這座全世界唯一的「百八觀音寺」幸蒙龍天護佑,據聞並無嚴重毀損。

兩千多年前,佛陀降生在尼泊爾境內的藍毗尼(Lumbini),佛陀一生的行跡主要在今北印度和尼泊爾境內,雖然和印度一樣,在尼泊爾,印度教是主要宗教,但許多學者相信,尼泊爾保存著許多源自佛陀時代的原始佛教內容。歷經兩千多年,印度教、佛教在尼泊爾(和印度)不斷互動、交融,形成宗教、文化的「混血」情形,這座百八觀音寺也被視為印度教和佛教相互融合後的典型代表,Machhendranath 在印度教中是濕婆神(Siva)的降雨化身,是加德滿都谷地的守護神,而祂同時也被視為觀音菩薩(Avalokiteshvara)的一個化身。

這座寺廟的修建年代無從得知,可知的是在十七世紀時,人們重修了這座廟,每天清晨,許多婦女會來到寺廟前虔誠誦經。這座「白麥群卓拿神廟」主殿內供奉的是白觀音,在尼泊爾帕坦地區還有一座「紅麥群卓拿神廟」(紅觀音寺,Rato Machhendranath Temple),這座神廟始建於1673年,供奉的主神是紅觀音(印度教則認為祂也是濕婆神的化身之一)。

歡迎至聖山寺瞻禮百八觀音聖像

觀音法脈是靈鷲山的根,也是永不止息的傳承,因此,特請著名工藝大師林健成與昆桑喇嘛,重新創作、繪製百八觀音彩銅雕與唐卡,以數年時間,造就完整的兩套「百八觀音」聖像,彩銅雕聖像安座聖山寺,預計2017年1月中下旬全部完成,農曆新春期間,歡迎大家前往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聖殿——聖山寺,瞻禮來自泰國(南傳)的富貴金佛,和源於尼泊爾(密乘)的百八觀音,同霑法喜。

「百八觀音」彩銅雕由台灣著名工藝大師林健成與工作團隊歷經兩年多虔誠專注、殫精竭慮創作,其間歷經的艱辛、考驗和團隊所付出的心血,實非片段文字可以盡言,不僅在工藝美術層面具有非凡的價值,親見觀音菩薩的一百零八種精妙化現,在藝術之美中領會觀音的慈悲智慧,實是無上恩澤、福德。

而為使百八觀音聖像能與更多有情結緣,百八觀音套書也將於2017年出版,殊勝而精美的圖像,輔以百八觀音傳說典故的相關文字介紹,再次見證並禮讚深入人心、源遠流長的觀音信仰與無盡慈悲。

百八觀音彩銅雕藝術創作,是林健成大師與其工作團隊登峰造極之藝術結晶,未來並計畫將彩銅雕圖、唐卡等作品成冊,值得典藏,敬請拭目以待!

文/劉湘吟(本文轉載自有緣人第244期)